⚠️ 请注意 10 天内闭馆时间
2018年7月闭馆维护,预计2023年底前重开
自元代由西方传入华夏的珐瑯工艺,于明清时期达到高峰,发展迄今已有近700年历史。珐瑯工艺系在器物胎表涂覆珐瑯釉药经锻烧而制成,向以色鲜艳丽、光彩耀目、兼具固久防渗等实用特质著称,不但作为日常生活器用,亦常作为厅堂摆设或馈赠珍物。
史博馆自1955年建馆以来,搜藏珐瑯器来源有三:早期为战后日本归还文物,近期多为民间藏家捐赠,另购藏文物近200组件。本次展览精选馆藏珐瑯器藏品,含括:掐丝珐瑯、画珐瑯及内填珐瑯等技法类别。其中,掐丝珐瑯系先以铜丝盘出图纹,将之黏固于胎表,并填施各色珐瑯釉彩;画珐瑯系在胎体底釉上绘画纹饰或涂面釉;内填珐瑯则于胎面錾刻纹样后再以色釉填入;三者均经入窑烘烧,再经打磨润泽制成。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