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是中国第一批大学设计院之一,本次展览将按时间线索回顾建院60周年的历史,探索呈现建筑研究院的发展与中国建筑学术发展的紧密联系。
1958-1967:构建认同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建筑设计的需要在新的社会关系、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下,塑造一种新的国家与民族认同。清华大学设计院自建立初期到1966年的设计实践中,始终都贯穿了塑造国家与民族认同的使命。
清华大学主教学楼,1961年
1968-1977: 工业化与意识形态
建筑发展不可避免的受到工业和技术条件与意识形态的影响。文革期间,工业化的发展向国防问题与三线建设倾斜,同时极左意识形态下出现了一些特殊的建筑类型,以及建筑与城市发展的停滞和管理的无政府化。
1978-1987: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极大促进了中国建筑学术和实践的发展,建筑设计不仅是服务于国家宏观发展需要,变得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清华大学设计院开始回归建筑设计学科的本体,开启了新的研究与实践。
北方工业大学,台阶式花园住宅,1985年
1988-1997: 市场与社会
清华大学设计院在这个时期的实践具有双重使命:私人市场在逐步建立、社会共同进步仍然不可或缺;而在经济快速发展,西方先进思想和技术大量快速涌入的同时,重估自身传统文化价值的命题再度浮现。
北京菊儿胡同新四合院住宅设计,1993年
1998-2007:大事件与大视野
吴良镛提出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成为指导建筑设计学术与实践发展的框架,清华大学设计院越来越多的介入国家社会的大事件,将学术研究与具体的设计实践紧密结合,从而回应更为广阔的社会发展需求,同时服务于学科发展的目标。
清华科技园科技大厦,2005年
2008-2018:探寻现代性
最近十年来,清华大学坚持学术与实践并重的路线,从参与社会大事件、城镇化发展、响应市场需求、建筑设计前瞻、文化遗产保护等多个方面,持续探索并塑造中国建筑的现代性。
河北博物馆,2011年
清华大学图书馆四期,2016年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