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m top

电波纪元:无线电技术早期历史展

0记录7想去

时间2025年3月28日 - 2026年3月
9:00 - 16:30 周一、周二闭馆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30号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B2层
展厅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B204、B205展厅)
费用Free(需预约)

本次展览共展出128件科学器物、历史图像与互动装置,回顾无线电技术的早期发展历程及其对社会文化的深远影响,致敬那些锐意进取的技术和传媒先驱,并结合当代艺术家对无线电技术的具象思考,展示这项技术经久不衰的生机与魅力。

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中揭示了电磁波的速度与光速相同,从而推断光是一种电磁波。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用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实验启发人们想到,可以借助电磁波向远方传递信息,于是各种发送、接收电磁波的装置被陆续发明出来,这就是最初的无线电

马可尼式金属末检波器,马可尼无线电报公司,英国,20世纪初



本次展览分为5个单元,从电磁波的发现到发射器、接收器的改进,再到三极管的出现、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诞生,以及后来无线电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服务于雷达、对讲机、卫星导航、微波炉等,全景式再现无线电技术从理论突破到广泛运用的百年历程。展品大部分来自无线电收藏家徐蜀,包括马可尼式金属末检波器、D10型矿石电子管两用接收机等20世纪早期无线电收发器材。

展览还设有特别单元「永不消逝的想象力」,展出3组探索和实验无线电技术的当代作品,向观众讲述这项技术作为创造性工具和观念触发器的潜能。

部分展品

柱形火花隙



无线电报接收机,Radiguet & Massiot 公司,法国巴黎,1910年前后



调谐线圈,WM. J. Murdock 公司,美国马萨诸塞州,1915年前后



矿石接收机,Ducretet 公司,法国巴黎,1921年



超外差式二次谐波收音机,美国无线电公司,美国,1924年



白雪公主收音机,Emerson Radio and Phono.公司,美国纽约,1933年



VE301W 型收音机,德律风根公司,德国,1938年



Advisor 汉显寻呼机,摩托罗拉公司,美国,20世纪90年代



蓝色弹珠(Blue Marble),Daniela de Paulis,意大利,2014年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附近的展览
附近的展馆
© 2015 - 2025 i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