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的中国,摄影术的传播几乎与西方殖民主义在中国的扩张同步进行。1845年3月,中国第一家照相馆在香港出现,此后的十几年里,澳门、广州和上海也陆续出现使用银版法的照相馆。
19世纪50年代后期,得益于湿版火棉胶与蛋白印相工艺的发明,金属质地的照片逐渐为纸质照片取代,摄影变得更为便捷、廉价和可复制。
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早期活跃于香港的中外摄影师们转战中国各地发展,澳门、广州、福州、厦门、上海、汉口、天津、北京等陆续开设照相馆。另外,随着明胶干版和软质胶片的引入和电照明的普及,摄影变得更为快速、稳定和廉价,藉此照相馆在南京、沈阳、重庆、西安等大中城市遍布开来。
这一展览由艺术家、摄影史研究者葛磊策展,向人们展示了19世纪的中国早期摄影,展览分三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照相在中国:1845-1895
以照相业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为线索,通过策展人葛磊收藏的200多件名片格式照片(Carte de Visite)与橱柜照片(Cabinet Card),回顾西方摄影术在中国生根、蔓延的历程。
第二部分:从西向东看
通过40余件关于19世纪中国的绘画、摄影作品,提供一个西方视角下臆想的中国。
第三部分:早期摄影工艺
这一部分将展出6位艺术家的摄影实验作品,展示19世纪摄影术发明之初至明胶银盐工艺应用之前的10余种主要摄影工艺。
6位从事摄影工艺实践的摄影师是刘宝奎(达盖尔银版法)、张亚军(蓝晒印相工艺、范戴克印相工艺、铁银印相工艺)、孙诺(湿版火棉胶法、安布罗法、蛋白印相工艺)、芦笛(铂金印相工艺)、燕思雯(碳素印相工艺)、孙巍巍(树胶重铬酸盐印相工艺),他们的参展作品呈现了数字时代摄影作为工艺的美好与坚持。
部分展品:
三兴照相,上海,1860年代,名片格式蛋白照片
W.G.托德照相馆,汉口,1860年代,名片格式蛋白照片
左:李鸿章访英期间一个装扮成李鸿章的英国人,1890年代,橱柜照片
右:巴黎世博会上的中国茶女,巴黎博涛照相馆,1867年,名片格式蛋白照片
展览现场: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