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展出档案文献、历史影像及文物逾100件(套),结合数字媒体技术,多层次展现抗战时期故宫南迁文物辗转迁徙、存藏、展览的艰辛历程,及其所折射的国家历史和民族记忆。
九一八事变后,为避战乱,故宫决定将重要文物南迁。1933年起,一万三千多箱故宫文物自华北而东南,又辗转于西南诸省,历时十余载,行程数万里,创造了近代史上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文物播迁史。本次展览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南迁北归 国宝永存」梳理文物自北平启程南迁上海、南京,而后随抗战局势变化分三路西迁至四川、贵州,抗战胜利后,又经历了集中重庆、东归南京、迁台和北返的具体过程,展现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故宫文物颠沛流离、辗转迁徙的历史全貌。
第二单元「古物重光 文脉赓续」展现抗战时期故宫博物院不忘播扬文化,先后在上海、南京、贵阳、重庆、成都等地举办展览,并漂洋过海赴英伦、苏联举办展览。
第三单元「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以南迁文物和留平文物为中心,结合南迁人物雕塑,展现中国文化的整体性和两岸故宫藏品不可分割的关联性。
展览现场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