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m top

艺荟中西: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的19世纪澳门及广东地区图像展

7记录21想去

时间2024年3月14日 - 4月20日 9:30 - 17:30
提前30分钟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展厅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层B展厅)
费用全票:20元(需预约购票)

本次展览共呈现洋风画129幅地图80件,展示19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澳门、广州及通商口岸的城市景观与历史变迁,探究当时的中西艺术交流,挖掘与找回广州、澳门地区多元文化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

明清时期东西航路开通后,广州与澳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19世纪后,以旅居澳门的钱纳利为代表的西方画家和以广州林呱为代表的中国画家留下了一批反映粤港澳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城市景观的画作,学界通常称为「洋风画」。同时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地图绘制技术日趋完善。东西方的地图反映了澳门与广州珠江沿岸的变迁,以及对于世界的态度与观看海洋的不同视角。

澳门港城图,弗朗索瓦·罗杰,1699年



展览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呈现80件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银川当代美术馆馆藏的中西古地图,以此说明地理认知与视觉文化之间、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复杂关系。古代地图作为大航海时代认识世界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折射出对文明探究的多重维度,并且地图绘制语言的革新也深刻反映了中西之间视觉文化的调适。

第二部分展出129幅银川当代美术馆收藏的清代至民国初期澳门及广东地区的洋风画,这些画作题材主要涉及广州、香港、澳门地区的市井生活、港埠风景、商旅贸易、人物肖像等,真实地展示从宫廷到民间的中西方艺术互相借鉴和发展的历史情景,生动复原了一段「西画东渐」史,为今天的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图像。

部分展品

亚洲地图,维克多·莱维塞尔,1856年



广东省海岸线地图,亚历克西斯-休伯特·贾约特,约1700年



《自画像》,乔治·钱纳利,1802-1825年



《中国少妇像》,(传)史贝霖,1770-1805年



《十三行总商伍秉鉴的肖像》,林呱(关乔昌),1830年代



《家中一景》,19世纪中期



《南湾》,(传)乔治·钱纳利,1825-1852年



《浴火重生的广州十三行风光》,(传)顺呱,约1855年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184张照片
1条评论
老物件儿
海上贸易可以通过海洋航道连接更广阔的地域,使商品的流通范围更广,涵盖的贸易对象也更多样化,贸易活动也更为复杂多样。广州与澳门是19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西文化之间重要的交流之所,在展览中的洋风画和地图一一呈现了这个地区的多元文化。
附近的展览
附近的展馆
© 2015 - 2024 i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