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叶的中国经历了社会巨变,中国设计亦随之变革。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十年间的设计,不但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中国当代设计探索民族化的设计语言、建立中国设计的文化认同奠定了基础。
本次展览以中国社会的巨变为背景,围绕1945-1959年之间的中国设计与中国现代文明和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共呈现超过300件实物、图像、影像和文献作品,力求反映新中国设计主体构建的历史路径。
展览将设计置于广泛的社会发展、时代变革、人民生活的语境中,兼顾地域和类别的多样性,从五个板块展开叙事。展出作品包括国家形象设计、宣传画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字体设计、产品设计、染织设计、建筑设计等多个类别,囊括了张光宇、梁思成、林徽因、张仃、周令钊等百余位近现代设计师。
部分展品:
《在毛泽东旗帜下前进!》,张仃,宣传画,1949年
《曾联松应征国旗设计稿》,曾联松,印刷品,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设计稿,张仃、周令钊,1949年
武汉市市长刘惠农田间试驾手扶拖拉机,照片,1958年
大桥牌-壹号空气电池灯,实物包装纸,武汉市公私合营武汉电池厂,1950-1960年代
红牡丹滚筒印被面,张至煜,布面被料,上海第一印染厂,1956年
《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天花》,常沙娜,印刷品,1958年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