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呈现天津博物馆的122件(套)藏品,介绍玉器的材质、造型、纹饰特点,梳理明清玉器从神圣礼制走向世俗生活的历程。展览分为三个单元,分别介绍典章用玉、生活用玉和仿古玉器。
玉器自古就是礼仪的重要载体,《周礼》对典章用玉的形制、玉材、使用对象有着严格的规定。至明清时期,典章用玉主要表现在祭祀和朝廷冠服的用玉规范。
明清生活用玉涉及装饰、实用器皿、陈设、文房等方面。皇室贵族推崇金玉结合工艺,凸显富丽堂皇之美,同时受文人画风影响,表现自然景物、流露文人思想情趣的玉雕作品亦备受青睐。
仿古玉在两宋时期随金石学的兴起而诞生,主要模仿商周青铜礼器的造型和纹饰。明清时期慕古之风盛行,尤其乾隆皇帝倾心崇古,仿古玉器得以发展成为玉器种类的主流之一。
部分展品
玉牛童,清代
九螭纹玉璧,清代
玉观潮山子,清代
马猴纹玉带扣,明代
螭耳玉杯,明代
龙纹直线纹兽耳玉簋,明代
龙纹兽形玉匜,清代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