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将展出15件作品,核心作品是怀素《自叙帖》的7个版本,包括国立故宫博物馆藏墨迹的数位输出版本,日本「半卷本」1930年代珂罗版复制品的照片,另有五种明清刻帖,呈现这件作品被广泛摹写、传刻、临仿及再创造的情况。
《自叙帖》,怀素,纸本,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原尺寸输出
公元前7世纪末到8世纪初的盛唐时期,出现了一种新形态的草书,以快速连绵的字体、不受法度羁绊,且充满随机性与表演性为特征。这种草书以张旭为开端,怀素、高闲等人继承,后世称为「狂草」,被视为中国书法艺术表达「情感」或「浪漫」的美学代表。
唐代的狂草真迹存世不多,草书名品皆以摹本、临本、仿本或刻本的形式广为流传。展览名称「水月镜像」源自北宋书学家黄伯思,他说古人拓书如水月镜像,虽可做到点画形似,但难以掌握风神气韵。然而这些摹、临、仿、刻本却成为推动书法风格延续的重要媒介。
怀素《自叙帖》(水镜堂刻本),16世纪摹刻,旧拓本(有清代沈铭彝等人题跋),谦受堂康益源藏
此次展览还将展出怀素的《藏真律公帖》和《圣母帖》拓本,原石在西安碑林;以及后人受怀素《自叙帖》影响完成的创作,如刘珏《李白草书歌行》、董其昌《草书临张旭怀素高闲帖》、当代书家董阳孜的大型水墨创作《日新无疆》等。
其他展品
《李白草书歌行》卷,刘珏,纸本,明成化四年(1468),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藏
《丁未临怀素自叙帖》,董其昌,旧拓本,1607年,谦受堂康益源藏
《草书临张旭怀素高闲帖》卷(局部),董其昌,1615年,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藏
《日新无疆》(共六屏),董阳孜,纸本,1999年,诚品画廊提供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