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m top

笔墨见真章:故宫书法导赏

0记录1想去

时间2025年4月12日 - 6月29日 9:00 - 17:00
提前30分钟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展馆国立故宫博物院
地址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221号
展厅北部院区 第一展览区 204、206室
费用Free(需入馆门票)

书法是汉文化圈特有的艺术,长久以来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蔚成体系,也自然应用在日常生活里,了无古今的隔阂。台北故宫博物院专题陈列「笔墨见真章」通过不定期更换展品,呈现中国书法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

秦汉时代是中国书法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夏商周三代以来古文大篆书写、铭刻分歧的现象归于统一,产生标准书体小篆;另一方面,春秋战国时代萌芽的新兴书体隶书日益成熟,发展为汉代通行的书体,又持续蜕变分化,遂有草书、行书和楷书的形成。

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过渡型书风以及各体参杂的混合书风时而可见,显示书体蜕变迁延岁月,方能在结构和笔法上建立自己的规律。

隋唐时代是中国书法的另一个关键时期,政治统一带来南北各地书风会流,笔法发展臻于完备,楷书成为历代通行的书体。入宋以后,为保存前贤书法长远流传,刻帖日渐盛行,但并不以继承传统为足,反而是强调表现个人情性。

元代书法家提倡复古,晋唐书法传统得以延续。明人书法面貌至为纷杂,行草书尤其活泼自由。清代以降,夏商周三代及秦汉古文篆隶陆续出土,书法发展的视野得以串联古今,在篆书、隶书两方面汲古创新,引领新的方向。

本次展览共汇集11件中国古代书法作品,重点展品包括汉代《礼器碑》、颜真卿《刘中使帖》、刘墉《行书诗》、吴昌硕《篆书三言联》等。

《刘中使帖》,颜真卿,唐代
《刘中使帖》又名《瀛洲帖》,本幅上方并无款署和书写年月,据研究为唐代宗大历十年(775)颜氏所书。内容记述叛将卢子期围礠州,后为舍利将军所擒、吴希光投降以及刘中使奉命宣慰瀛州三件史事。存世罕见颜氏这类大字行草字迹。







《书苏诗》,张照,清代
张照(1691-1745),为康雍干三朝大臣和著名书法家。本幅内容书写苏轼集陶渊明归去来辞作五言诗,题识「集元赵孟𫖯书」,然结字多参杂己意,用笔浑厚圆润特色,具个人书风特色。



《行书诗》局部,刘墉,清代
刘墉(1719-1805),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书法造诣深厚。此卷为八十三岁老笔,通篇中锋,线条丰厚灵动,给人雄健内敛之感。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展馆里的其他展览
附近的展览
附近的展馆
© 2015 - 2025 i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