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见真章」是国立故宫博物院的专题系列展览,本期将展出14件从汉代至民国的碑刻拓本和书法作品,包括《晋王羲之七月都下二帖》、《宋黄庭坚书七言诗》、《元赵孟頫书闲居赋》、《管道升致中峰和尚尺牍》、《明董其昌书五言绝句》、《清林则徐行书录沈大悟诗四屏》等,呈现中国书法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
秦汉两代是中国书法发展的关键时期,秦始皇统一文字,规定小篆为标准字体,萌芽于春秋战国的隶书在汉代成为通行书体。
隶书逐渐蜕变分化,出现草书、行书和楷书。魏晋南北朝时期,过渡型的书写风格和参杂各种字体的混合风格在结构和笔法上日益形成自己的规律。
隋唐时期,政治统一推动南北各地书法的融合,笔法臻于完备,楷书自此成为历代通行的书体。宋代刻帖盛行,书法创作强调表现个人性情。
元代书法家提倡复古,晋唐时期的书法传统得以延续。明代书法呈现多元面貌,行草书发展尤为活泼自由,出现较多自成一家的书法家。
清代以后,由于夏商周三代及秦汉古文篆隶陆续出土,书法家借鉴篆书、隶书的书写特点,促进碑学与帖学发展繁荣。
部分展品
《宋黄庭坚书七言诗》,黄庭坚,宋代
《管道升致中峰和尚尺牍》,管道升,元代
《临石鼓文》,王澍,清代
《行书录沈大悟诗四屏》,林则徐,清代
《唐邕写经碑墨拓本》,北齐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