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注意 10 天内闭馆时间
2025年11月3日起闭馆修缮,具体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邹韬奋(1895-1944)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出版家和政论家,原名恩润,「韬奋」是他的笔名,取「韬光养晦」和「奋斗」之意。1922年,他进入由黄炎培等人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始了新闻出版生涯。1926年10月,邹韬奋接任《生活》周刊主编,将「暗示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力谋社会改造」确定为刊物的宗旨,创新栏目内容,强调为读者服务。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生活》周刊以宣传抗日救国为中心内容,一度成为当时全国期刊发行量之首的刊物,并创下了印数15.5万份的记录。
《生活》周刊「国庆与国哀」专号,1931年第6卷42期

1932年7月,邹韬奋与胡愈之、徐伯昕等共同创办生活书店,其与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成为当时进步文化阵地的堡垒,先后出版数十种进步刊物和包括马克思主义译著在内的1000余种图书。1936年11月,邹韬奋因积极宣传抗日,与沈钧儒等被捕入狱,成为「救国会七君子」之一。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邹韬奋获释,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战方针政策,积极动员广大民众投入救亡运动。1944年邹韬奋去世,中共中央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部分展品
邹韬奋手抄诗文稿《幼稚津梁》

邹韬奋在圣约翰大学的成绩单

《革命文豪高尔基》,邹韬奋编译、鲁迅提供插画,1933年7月由生活书店初版

邹韬奋致高尔基的信

邹韬奋致戈公振信

《对国事的呼吁》手稿,1943年10月

展览现场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