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将展出8位重要艺术家的中国画作品,他们是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潘天寿、张大千、林风眠、傅抱石和李可染,呈现20世纪中国画发展的最高成就。
展品来自南京博物院、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徐悲鸿纪念馆、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天津博物馆、上海龙美术馆、苏州博物馆、南京市博物总馆8家美术、文博单位。
齐白石出身木匠,25岁成为业余画家,32岁开始学习刻印,49岁之后游历全国,53岁迁居北京,逐渐成为20世纪最有知名度的画家之一,也是唯一被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画家。
《山溪群虾》,齐白石,1926年,北京画院藏
黄宾虹是中国近现代山水画的代表,一生多次游历黄山,以独创的「五笔」(平、圆、留、重、变)和「七墨」(浓、淡、破、泼、积、焦、宿)技法,描绘黄山的自然风光。
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赴法国留学,毕业于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回国后他主张改良传统中国画,融合国画笔墨韵味与西画技法,倡导对造型结构和光线色彩的精准把握,强调作品的精神内涵。
《九方皋》,徐悲鸿,1931年,徐悲鸿纪念馆藏
潘天寿作画追求宏大、奇险、强悍、崇高等审美风格,画面充满生活情趣、积极的精神面貌,以及令人震撼的张力。创作之外,他还任职于国立西湖艺术学院(中国美院前身),是一名教育型的书画家。
《雨后千山铁铸成》,潘天寿,1961年,中国美术馆藏
张大千生于四川内江,早期研习古人书画,之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自创泼墨泼彩的新风格。林风眠是中西融合思想的最早倡导者,吸取民族和民间艺术养分,秉持东方艺术理想,创造出清新隽远的画风。
《秋》,林风眠,中国美术馆藏
傅抱石少年时曾为瓷器店学徒和补伞匠人,受清代山水画家石涛的风格启蒙,留学东京日本帝国大学,以山水画成名,创立了新中国山水画史上的「新金陵画派」。李可染一生尽搜奇峰山水,革新中国传统山水画,也擅长描绘人物,笔下的形象栩栩如生、风趣幽默。
《万竿烟雨》,傅抱石,1944年,南京博物院藏
《钟馗送妹图》,李可染,1962年,李可染艺术基金会
《十二生肖册》,徐悲鸿,1946年,龙美术馆藏
《灵岩涧一角》,潘天寿,1955年,中国美术馆藏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