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绘塑同光」部分位于三层13-17号厅,持续至6月3日;「书刻同辉」部分位于五层19-21号厅,持续至8月17日。
本次展览分为「书刻同辉」和「绘塑同光」两个部分,汇聚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及中国美术馆藏240余件甘肃文物与艺术品,展现丝路文明的壮美气象。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雄踞陇山之侧,是丝绸之路的黄金通道,是纵贯东西的战略要地,亦是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千年走廊。从马家窑彩陶的神秘刻符,到秦公鼎的浑厚铭文;从居延汉简的率意笔触,到悬泉帛书的流畅篇章;从敦煌藏经洞的精心写本,到肃府本《淳化阁帖》的细腻刻石,甘肃始终是汉字源流与书法演进的有力见证。
甘肃地区艺术以绘画与雕塑为主要形式,木板地图的疆域守望、模印画砖的生活百态、三彩陶俑的威严神情,体现着先贤对自然万象的本真追求和艺术创造力。经丝路传入的异域风情,与本土的笔墨意象相生相融,演绎出经变壁画的恢宏叙事、彩塑佛像的慈悲面容、纹饰藻井的曼妙形态。
部分展品
刻「フ」宽带纹彩陶钵,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垂鳞纹秦公鼎,春秋时期
木板地图,秦代
阳朔二年传车亶轝簿,汉代
彩绘墨书铭旌,汉代
彩绘木六博俑,汉代
《三国志·步骘传》残卷,晋代
菩萨立像,唐代
《肃府本淳化阁帖》刻石,明代
莫高窟第249窟·天井,吴作人,1943年
莫高窟第407窟三兔飞天藻井,段文杰、李复,1954年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