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将展示国丝馆近年征集的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纺织品,时间从17至19世纪。展览通过实物展示,并根据纺织品染料的检测结果,回顾300年欧亚染料使用的历史、各自特色与共同点,为纺织科技全球史提供实证。
欧亚染料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动物染料和植物染料。动物染料多从昆虫中提取色素,如胭脂虫、紫胶虫在酸性条件下可将纤维染成不同色调的红紫色,五倍子、没食子可以与黑矾得到灰黑色。
红色织锦中国风,法国
染料来源:克玫兹胭脂虫(红色)、紫胶虫(绛色)
植物染料是天然染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染匠在生产过程中结合当地植被情况,不断选取各种植物色素浓郁的部分作为染料使用,如苏木的芯材、茜草的根、槐树的花蕾、核桃的果皮等。
展览基本呈现了欧亚大陆各个地区常见的典型染料,有些染料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如地衣紫、黄花飞燕草;有些染料的使用横贯东西,比如苏木、红花;还有些染料的植物来源不同,但最终附着在织物上的是同一类色素,比如单宁和靛青。
荷兰绿地妆花织物,荷兰
染料来源:苏木(红色)、红花(红色)、木犀草(黄色)、靛青(蓝色)
石青缎绣团鹤料,中国
染料来源:苏木(红色)、靛青(蓝色)、黄檗(黄色)、姜黄(黄色)、黄荆(黄色)
典礼仪式用船布,印度尼西亚
染料来源:海巴戟天(红色)、姜黄(黄色)、靛青(蓝色)
其他展品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