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展览前期仅陈列鄂国青铜器,曾国青铜器将于5月底开始展出。
本次展览遴选125件(套)文物,探寻鄂、曾古国历史文化,诠释中国青铜时代下礼乐制度的传承与发展。亮点展品包括展现曾国独具特色编钟文化的「曾侯钟」、迄今年代最早的鸟虫书实物「铜方壶」、代表曾鄂两国青铜铸造技术巅峰的「鄂仲方鼎」「错金铜鉴缶」等。
1970年代起,湖北随州陆续发现多座西周墓葬,出土大量与鄂国、曾国相关的青铜器。曾、鄂两国一方面受到中原地区青铜礼器制度、铸造技术、器类特征的强烈影响,另一方面又基于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地域因素进行创新,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铜文化。
本次展览最值得关注的展品为随州安居羊子山4号墓出土的「鄂侯四器」,包括一件尊、一件方罍和一对大小有异的卣,铭文表明它们是为噩侯制作的珍贵祭祀礼器。鄂侯四器均装饰「神面纹」,其整体造型近似兽面,但鼻、眼部位与人类相似,瑰丽而奇特的风格在商周青铜器中独树一帜。
神面纹尊,西周早期
神面纹卣(大),西周早期
神面纹方罍,西周早期
鄂仲方鼎,西周早期
铜簋,西周早期
烈考南公簋,西周早期
曾侯钟,春秋晚期
铜方壶,春秋中期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