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五园」是对北京西北郊、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统称。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玉泉山,五园是指颐和园、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和圆明园。本次展览共汇集171件(套)文物,系统讲述以三山五园为核心的古典园林集群的历史变迁。
展览共划分为五个篇章。「山水毓秀」介绍三山五园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西山自南向北绵延不绝,东面的冲积扇平原山岗突起、湖泊罗布,为园林营建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自辽至明,行宫、庙宇迭起,成为京城的游赏胜地。
景德镇窑卵白釉「王白」款高足杯,元代,首都博物馆藏
「名园盛衰」回顾三山五园的造园历程。清康熙十九年(1680),康熙皇帝下令在玉泉山和香山修建行宫,四年后开始修建畅春园;雍正时期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乾隆继位后更是大兴土木,三山五园发展至全盛期,包含逾90处皇家离宫御苑与赐园。
「移天缩地」展现三山五园的艺术成就。以三山五园为核心的皇家园林群是中国古典园林集大成的代表,在继承中国三千多年的造园理念与技艺的同时,还引入近代欧洲园林要素,建筑、园林、装饰都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康熙帝御笔楷书《畅春园记》卷,康熙二十七年(1688),避暑山庄博物馆藏
「园居理政」介绍三山五园在政治、军事、民族、外交、水利、文化等方面的多元功能。这里是帝后日常生活的主要居所,还是处理政务、举行重要礼仪活动、塑造社会文化空间的场所,是与紫禁城内外相维的政治中心。
「古园新生」回顾并展望三山五园的现代建设发展进程。清末民国,三山五园曾遭到入侵者的洗劫;解放战争末期,这片山水园林见证了新中国建立的进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古典园林再次迸发出新的生机。
丙父己方鼎,商代,颐和园藏
莲花纹壶,隋唐,颐和园藏
「头陀遗身舍利舌塔」碑,辽代,香山公园藏
錾花鸟错金银执壶,明代,首都博物馆藏
雕双螭纽「圆明园」寿山石玺,清雍正,故宫博物院藏
《御笔玉泉山竹罏山房记》碧玉册,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颐和园地盘图样,清代,颐和园藏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