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是故宫博物院首次集中展示动物题材绘画领域的丰富收藏,以「百鸟鸣春」「百兽率舞」「百态生灵」三个单元展开,遴选63套、共计117件自五代至清代的画作,涵盖禽鸟、畜兽、草虫、鳞介等多个门类,观者可饱览历代名家笔墨下的万物生灵,感受其间蕴藏的中国传统经典审美与自然之道。
禽鸟是中国传统绘画中重要的表现对象,多与花木结合,因此形成花鸟画科,又称「羽禽」或「翎毛」。花鸟画科以五代时期「黄家富贵」和「徐熙野逸」的两大风格为基础,不断演绎发展,呈现出纷繁多样的绘画面貌。「百鸟鸣春」单元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宋代花鸟画名品,包括黄筌《写生珍禽图》、崔白《寒雀图》、赵佶《芙蓉锦鸡图》。
《写生珍禽图》(局部),黄筌,宋代
百兽与人类生活关系紧密,从野生猛兽到农耕打猎的伙伴,从外域番邦的珍奇物种到神话传说中的祥瑞象征,古人将自己对动物的敬畏、喜爱、好奇、寄托付诸笔墨,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独成「走兽」一科。「百兽率舞」单元呈现的重要作品有宋陈居中《四羊图》、元任仁发《二马图》、清郎世宁《万吉骦图》、华嵒《百兽图》等。
「草虫」「龙鱼」「鳞介」是花鸟画科的分支,与生物学中的虫、鱼、爬行动物等分类接近而不等同。它们千姿百态,习性迥异,生机勃勃地活跃在自然界的角角落落,成为画家笔下妙趣横生、刻画精微的神奇动物。「百态生灵」单元展出的作品包括宋赵昌《写生蛱蝶图》、金张珪《神龟图》、元坚白子《草虫图》、清罗聘《动物草虫图》、聂璜《海错图》等。
部分展品
《寒雀图》(局部),崔白,宋代
《写生蛱蝶图》(局部),赵昌,宋代
《草虫图》(局部),坚白子,元代
《神龟图》(局部),张珪,金代
《二马图》(局部),任仁发,元代
《寒驼残雪图》,华嵒,清代
展览现场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