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冬日,藤田美术馆遴选馆藏中与「雪」有关的画作与工艺品,邀请观者踏入冷冽而静谧的银色世界,与古人共享赏雪、踏雪的冬日雅趣。
部分展出作品
《雪中月下林和靖图》,中国明代(17世纪)
这件作品描绘了北宋隐逸诗人林和靖月下赏梅的情景,画中诗人和他的随从童子走在覆盖积雪的山路上,头顶上的梅树开满了白色的花朵,氛围和谐静谧。
《四季山水图屏风》,日本桃山至江户时代(16-17世纪)
这幅屏风描绘了静谧的雪夜景色,取材自中国晋代文人王子猷「雪夜访戴」的轶事。相传,他在一个月色清朗的雪夜,乘船去拜访朋友戴逵,等即将抵达时,觉得兴致已尽,又掉头归去,体现了魏晋时期任性放达的名士风度。
《雪景山水画》,(传)圆山应举,日本江户时代(18世纪)
这幅水墨画描绘了岸边积雪的风景,以浓淡有致的墨笔描绘出富有立体感的树木,又以留白来表现积雪,展现出独特的质感。据传作者是日本江户时代中后期京都画坛的重镇圆山应举(1733–1795)。
《利休尺牍 雪之文》,千利休,日本桃山时代(16世纪)
这是千利休写的赏雪茶会邀请函,收信人的姓名不详,但从信中透露出的随意与兴致来看,人们认为这封信是写给跟他关系比较亲密的人,邀请对方来参加自己一时兴起举办的茶会。赏雪茶会自古以来就是茶艺师们钟爱的雅趣之一。
鸭型香盒,野野村仁清,日本江户时代(17世纪)
这个香盒展现的是一只缩着脖子御寒的白颊鸭,丰满的造型生动地展现了鸭子鼓起羽毛来保暖的模样。作者野野村仁清是17世纪活跃于京都的陶艺家。
银雪笹雕丁子风炉,日本江户至明治时代(18-19世纪)
丁子风炉是一种用于焚烧丁香的器具,可调节室内湿度并使空气更加清新宜人。这件风炉的表面雕刻有被雪覆盖的竹叶图案,展现了冬日的赏雪意趣和传统雕工的细腻精致。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