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注意 10 天内闭馆时间
2025年2月17日起闭馆改造,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这种图谱形式确立于南宋,高宗时期的于潜县令楼璹(shú)绘制44幅耕织图,包括耕图21幅、织图23幅,每幅配五言律诗。原件进呈宫中,得到高宗赏识,组织画院临摹。
后人根据楼璹留有的副本镌刻石板,衍生出多种摹绘本、翻刻本,包括目前可见的南宋摹本《蚕织图》、元代程棨摹本、元代忽哥赤摹本、日本狩野永纳和刻本等。
清代皇帝深谙耕织是教化之根本,康熙南巡时偶获宋本《耕织图》,命令官员焦秉贞据此重绘耕织图,用以劝课农桑。焦秉贞重绘本结合西洋明暗和透视技法,打破楼璹版本的统治地位,并由康熙亲自作序、制诗,因此被称为《御制耕织图》。
部分展品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