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开馆20周年,松下汐留美术馆推出法国野兽派、表现主义画家乔治·鲁奥(Georges Rouault)回顾展,汇集约70件乔治·鲁奥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以「形式、色彩与和谐」为关键词,探讨艺术家的创作理念、艺术来源及影响。
乔治·鲁奥(1871-1958)出生于一个贫穷家庭,早年曾在玻璃工坊做学徒,从事教堂玻璃修复工作,这一经历对他后来的绘画风格有着重要影响。1890年鲁奥决定成为职业画家并考进法国美术学院,成为象征主义代表人物居斯塔夫·莫罗(Gustave Moreau)的学生,并与「野兽派」创始人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成为同窗好友,两人的友谊贯穿一生。
《向塞尚致敬(塞尚喷泉)》,Georges Rouault,1938年
1890年代鲁奥在一个画展中见到塞尚的画作后,受到启发,开始追求「形式与色彩的和谐」,在谈论艺术创作时,他也反复提及「形式、色彩、和谐」这三个关键词。他在1914年之前的作品多为水彩画,展露野兽派和表现主义风格,常以蓝色为主色调,用色大胆强烈。其后开始转向油画创作,笔触厚重,并惯用黑色粗线勾勒形象。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他的画作透出一种神秘的透明感与光辉,体现出他追求的和谐之美的最高境界。
鲁奥的画作多为人物画,由于他强烈的宗教信仰、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社会的悲悯,画中人物常为妓女、小丑等社会底层悲苦无依的小人物。鲁奥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面对战争的残酷和人类的苦难,他也多次拿起画笔抒发心中的情感,代表作品包括控诉黑暗现实的《凡人皆狼》。
部分展品
《自画像》,Georges Rouault,1895年
《两个妓女》,Georges Rouault,1906年
《普尔奇内拉》,Georges Rouault,约1910年
《凡人皆狼》,Georges Rouault,1944-1948年
《来自深渊》,Georges Rouault,1946年
《两兄弟》,Georges Rouault,1948年
《漂亮的女巫》,Georges Rouault,1949年
《受难》,Georges Rouault,1947-1949年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