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m top

被遗忘的国度:赫梯帝国文物展

排队时间  3分钟
24记录95想去

时间2019年5月2日 - 8月12日 9:00 - 18:00
周二闭馆
展馆卢浮宫
地址99 Rue de Rivoli, 75001 Paris
展厅拿破仑厅
费用15欧元

巴黎卢浮宫与柏林佩加蒙博物馆共同举办「赫梯帝国」文物展,展出一百年前发掘的赫梯古雕塑,重现消失约3000年的帝国文化

赫梯帝国是两河流域重要的帝国文明之一,约成型于公元前16世纪,在公元前14世纪达到鼎盛,领土占据了安纳托利亚大部、黎凡特北部和美索不达米亚上部地区,直至公元前12世纪被亚述帝国吞并。

本次展出的文物出土于1911年至1913年,大多为环绕赫梯王宫制造的大型雕塑。这些雕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到严重毁损,直到21世纪初,在卢浮宫、佩加蒙博物馆等欧洲多国艺术机构的主导下,这批雕塑才开始得到修复。本展也是此次修复成果的集中展现。

赫梯首都哈图沙入城处的雕塑: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71张照片
12条评论
kittievickie
去年5月看的展,约的某个周中的下午一点半,到金字塔安检口的时候,“持票”这边一个排队的人都没有~展览位于一个专门用于临展的独立展厅,从金字塔下到地下二层入口大厅(也就是Hall Napoléon)后另有入口,不属于Sully, Denon, Richelieu任何一部分。在预约的时间点前后半小时内都可以从金字塔进来,在闭馆前各个展厅都是可以不限次数随意进出的(当然每次都得扫码,票不能丢)🎈 展品很丰富,以石刻雕塑为主,也有少量金属饰品和泥板。石头上的铭文和图案用投影打在了墙上,有种走进神庙的感觉~ 有几个考古现场的巨幅照片作为背景墙,可以清楚的看到眼前的文物在原址环境中的状态。 赫梯乃至整个近东的古代史在国内中小学课程里都算是个“盲区”(至少我上学的时候是这样),就连“Near East”这个概念,都是高一暑假去大英博物馆的时候才知道的…最近这几年在大英MET卢浮宫看了不少新亚述帝国的Lamassu,当然也有尼尼微和Nimrud宫殿的雪花石膏浮雕,还有新巴比伦王国的城墙瓷砖,这次主要是被赫梯的“斯芬克斯门”吸引来的,从这些“守门神兽”身上探寻一下埃及、赫梯、亚述之间文化互渗的蛛丝马迹~
凌波微步
值得一看。
kittievickie
其实展品更多是关于赫梯帝国的“继承者们”🥳公元前12世纪初,在“武王伐纣”之前大概150年左右,随着近东青铜时代的终结,抗衡埃及称霸近东几个世纪的赫梯帝国轰然崩塌,留下诸多“新赫梯”小城邦,比如幼发拉底河西岸的Karkemish,同样说Luwian语的Milid和Tabal,还有说Aramaic 语的Guzana等等,接下来的三四百年里这些铁器时代的小城邦陆续被并入新亚述帝国。 赫梯语有象形和楔形两套文字系统,他的楔形文字是从老亚述楔形文字直接发展来的,而象形文字小城邦们在沿用,图2是Karkemish的守护神,拿着镜子的Kubaba(其原型是苏美尔唯一的女王),底座上刻着象形文字。昨天发的猎鹿浮雕出自Milid, 上方也有同一类型的象形文字。昨天的人狮双头翼兽浮雕(Neo-Hittite Chimera)出自Karkemish,神兽的翅膀和人脸头上的角冠在新亚述的lamassu上得到了继承,在Richelieu厅地面层229展厅就能看到。Guzana的文物主要出自土叙边境的Tell Halaf遗址,王宫入口处的公元前900年左右的神兽(昨天传的图),呈现出由赫梯“斯芬克斯”向新亚述lamassu过渡的风格。神庙门口公元前8世纪的牛(还是昨天的图),已经是亚述风格,彼时这个阿拉姆人的城邦已经向亚述称臣纳贡,和Sargon二世的lamassu时间上相近(差不多是咱这平王东迁洛邑,“郑伯克段于鄢”的时候),也都有着同样的“5条腿”造型~ 话说Tell Halaf遗址的文物真是命途多舛,刚发掘不久,就在被埋在法国土耳其对轰留下的瓦砾中,修复之后移到柏林的博物馆,二战期间又中了英国扔的燃烧弹,玄武岩雕塑在热冲击下全碎成了小块…直到前几年,才从两万多碎块中拼回了30几个雕塑,或许很多人对这些伤痕累累的雕塑已经不屑一顾,但他们无疑彰显着背后工作者们的坚毅执着。 P.S.看着心情实在沉重,加句题外话,战争里没有赢家,任何狭隘偏激的态度和思维也都只有破坏力。虽然没有争端的天下大同显然是太过天真的臆想,但是文明的进步,说到底是定分止争的方式的进步,在经验教训中不断减少毁灭性的setback,任何时候都适用
展馆里的其他展览
附近的展览
附近的展馆
© 2015 - 2025 i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