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m top

勃碣都会 幽燕华章:西汉广阳国历史文化展

排队时间  0分钟
39记录79想去

时间2025年5月20日起,常设展 9:00 - 17:00
提前30分钟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郭公庄707号
展厅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
费用Free

大葆台遗址发现于1974年,是西汉广阳顷王刘建及其王后的墓葬,也是新中国第一座完整呈现「梓宫、便房、黄肠题凑」葬制的西汉诸侯王墓。1983年,大葆台遗址原址建成中国第一座汉代遗址类博物馆。2025年,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完成全新改建,重新对观众开放。

「西汉广阳国历史文化展」常设展依托大葆台西汉广阳王陵的考古成果及文物资源,分北土汉邦、长乐未央、题凑礼藏三个部分,多角度展示汉代北京地区的社会生活、物质文化、思想信仰。展览共陈列超过200件出土文物,重点文物包括鎏金铜铺首、螭虎纹玉佩、玉舞人、象牙六博棋子。

螭虎纹玉佩,西汉,大葆台西汉广阳王陵二号墓出土



展览序厅通过下沉式廊道空间设计,以西汉疆域、广阳国变迁构建时空坐标系,引领观众步入广阳王刘建所生活的武帝、昭帝、宣帝时期与汉代幽燕地区,同时结合考古发掘影像,回顾广阳王陵的发现、发掘过程。

「北土汉邦」部分聚焦「绍封广阳」,利用出土文物与历史文献记载,确证广阳王刘建的墓主身份,梳理其生平及其家族关系,展示汉代诸侯王的政治生涯;「长乐未央」部分精心设置复原场景,让观众仿若穿越千年,身临其境地感受汉家日常、衣食住行。

「题凑礼藏」部分深入解析「黄肠题凑」制度——其作为「天子之制」,是西汉最高等级的墓葬制度,「黄肠」指黄色的柏木芯,「题凑」指柏木向内聚合拼凑的堆放形式和结构。展览中观者可看到大葆台遗址一号墓室内的「黄肠题凑」原状陈列。

「黄肠题凑」原状陈列



部分展品

凤首玉觽,西汉,大葆台西汉广阳王陵二号墓出土



玉舞人,西汉,大葆台西汉广阳王陵二号墓出土



鎏金铜铺首,西汉,大葆台西汉广阳王陵一号墓出土



展览现场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57张照片
8条评论
行走的海风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物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在北京地区体现主题最好的博物馆,莫过于新开放的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博物馆自开放起就成为北京文博新热点,是北京地区汉代文明展示新地标,市保“大葆台西汉墓遗址”大概率也是第九批国保的不二选择。 大葆台汉墓是北京市丰台区已知年代最古的文物遗存。1974年6月18日,在此发现大量木头、木炭、泥膏,经文物部门初步探测,认为是座大型西汉墓葬。后经发掘,认为一号墓和二号墓分别是西汉广阳顷王刘建及其王后的墓葬,两座墓葬结构大致相同。大葆台汉墓以“黄肠题凑”天子葬制闻名,是我国第一座完整展现“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制的考古发现,在中国考古学领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所谓“梓宫”,是对帝王棺椁的一种敬称。“便房”指的是正殿两侧的便殿,即墓中后室外围的回廊。而“黄肠题凑”则是“用黄色的柏树心以端头指向墓室中心的方式垒筑在棺木外围”的一种建筑形式,即此墓中的木墙。墓室南端有几十米长的墓道,其北段封闭,里面殉葬着三辆木制金装、黑漆朱绘的豪华马车,十一匹马骨散乱车下,这种车子汉制称为“朱斑轮青盖车”,是皇太子和诸侯王专用的车驾。 两座墓葬都经历过盗掘毁坏,随葬品大多无存。1974年8月19日,发掘工作正式开始,即使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亲临现场指导,但在特殊时期仍然遭遇了不科学的发掘破坏。1983年,墓址上兴建了中国第一座汉墓博物馆——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1983年12月1日,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2025年5月20日,在经过十余年闭馆改造后,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重新开放供观众参观。 常设展“勃碣都会·幽燕华章——西汉广阳国历史文化展”依托大葆台汉墓原址,对两座墓葬出土文物进行梳理、介绍,展示内容包括陶器、铁器、铜器、玉器、漆器、玛瑙、琥珀饰件、丝织物、动植物残存等,深藏库中的珍贵文物得以曝光,考古发掘的历史记录和考古成果也通过展览介绍给观众。
mayerpan
墓葬原址所建博物馆,展馆花了不少心思,比如汉代红白建筑配色和硕大斗拱,一壁浮雕,穹顶壁画等。主要还是介绍汉代墓葬文化,黄肠题凑金缕玉衣等。值得一看。
veraxxxxx
很小
附近的展览
附近的展馆
© 2015 - 2025 i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