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嘉堂文库美术馆时隔7年再度举办「超·日本刀入门」展,以被称为「日本刀黄金时代」的镰仓时代为中心,汇集馆藏平安时代至南北朝时代的日本刀,向观者解读日本刀的基本知识和观赏技巧,传递日本刀的魅力。
日本刀是以日本特有的锻造方式铸造的刀剑总称,其历史可追溯至古坟时代,但直到平安末期才真正成型。随着镰仓幕府取代文官政治,武士阶层崛起并迅速发展,日本刀作为武士特权与身份的象征迎来发展高峰期,形制与锻造工艺日趋多样。江户时代以后,日本刀的锻造工艺逐渐衰落。
手搔包永太刀,铭「包永」,镰仓时代(13世纪),日本国宝
对入门者而言,初步掌握日本刀的种类与姿态,便可以开启刀剑鉴赏之旅。常见的日本刀种类包括太刀、打刀(刀)、胁差(胁指)、短刀等,可以通过刀的长度及摆放方式来判别。刀的姿态包括刀型、刀身上的各种纹理等,主要看点有刀整体的造型「刀姿」、刀主体部分的纹样「地铁」(地肌)及刀刃部分的纹理「刃文」。
静嘉堂文库美术馆馆藏9件被指定为日本国宝及重要文化财的日本刀将在展览中全部公开展出,包括国宝「手搔包永太刀」,重要文化财产「新藤五国光太刀」「左安吉短刀」等。日本战国时代武将使用过的名刀也将一并展出,如织田信长赐给家臣泷川一益的「古备前高纲太刀」、丰臣秀吉遗赠给直江兼续的「长船兼公打刀」。
左安吉短刀,铭「安吉」,南北朝时代(14世纪),日本重要文化财产
配合镰仓时代的名刀专题,展览也将展出静嘉堂所藏镰仓时代「木造十二神将立像」中的7尊佛像。木造十二神将立像原本是京都净琉璃寺的旧藏,被认为出自镰仓时代受武士支持的「庆派」佛像制作者之手。此外,静嘉堂的著名藏品、被指定为日本国宝的「曜变天目茶碗」也将在本展中展出。
部分展品
新藤五国光太刀,铭「国光」,镰仓时代(13-14世纪),日本重要文化财产
上:古备前高纲太刀,铭「高纲」,镰仓时代(12-13世纪),日本重要文化财产
下:朱涂鞘打刀拵(古备前高纲太刀附属品),桃山时代(16世纪)
上图:长船兼光刀,号「后家兼光」,南北朝时代(14世纪)
下图:芦雁莳绘鞘打刀拵,明治时代(19世纪)
十二支图三所物,(传)后藤乘真,室町时代(16世纪)
「木造十二神将立像」之丑神像、午神像,庆派佛像制作者,约镰仓时代安贞2年(1228)
曜变天目茶盏,建窑,中国南宋(12-13世纪),日本国宝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