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遴选103件(套)西夏文物,涵盖瓷器、金银器、碑刻、雕塑、建筑残件等多种类型,分「共铸‘中国’统序」「共享‘中国’繁华」「共创‘中国’之美」「共遵‘中国’陵制」四个单元,呈现西夏时期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信仰形态与艺术风格,实证西夏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贡献。
公元11至13世纪,党项族建立西夏,前期与辽、北宋,后期与南宋、金朝并立。西夏积极吸收先进的中原文明,凭借宜农宜牧的自然条件,推动了西北地区的统一及群族融合。展览标题中的「桃花石」是古代中亚对中国的称呼——在他者的视野中,辽宋夏金是一个完整的共同体。
西夏陵地处宁夏贺兰山东麓,总面积近40平方公里,是西夏王朝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园。它不仅见证贺兰山下多元交融的王朝印记,更以独特的建筑形式和多元文化底蕴,在世界墓葬类遗产中占据独特地位。2025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本次展览是西夏陵申遗成功后的首场西夏文明专题展览,大部分展品来自西夏陵,包括西夏文残碑、荔枝纹金牌饰、绿釉迦陵频伽、石雕力士支座。其他重要展品包括灵武窑址出土的黑釉剔刻花四系扁壶、宏佛塔出土的彩绘泥塑佛头像等。
部分展品
西夏文残碑,西夏,1974年宁夏银川市西夏陵区6号陵东碑亭出土,宁夏博物馆藏
荔枝纹金牌饰,西夏,1975年宁夏银川市西夏陵区6号陵出土,宁夏博物馆藏
黑釉剔刻花四系扁壶,西夏,1986年宁夏灵武市宁东镇灵武窑址出土,宁夏博物馆藏
彩绘泥塑佛头像,西夏,1990年宁夏银川市贺兰县宏佛塔出土,宁夏博物馆藏
彩绘擦擦,西夏,1990年宁夏贺兰县拜寺口双塔出土,宁夏博物馆藏
绿釉迦陵频伽,西夏,2001年宁夏银川市西夏陵区3号陵南门遗址出土,西夏陵博物馆藏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