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m top

甲骨文记忆

排队时间  0分钟
198记录532想去

时间常设展 9:00 - 17:00 周一闭馆
展馆国家典籍博物馆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
展厅第五展厅
费用Free

「甲骨文记忆」是国家典籍博物馆的常设展览,共展出国家图书馆收藏的65件甲骨,普及甲骨文知识,促进甲骨学研究,并向甲骨文的发现者、保护者、研究者致敬。

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也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殷墟出土的甲骨是研究殷商历史的第一手文献资料,是中国典籍的萌芽。国家图书馆现收藏有35651片甲骨,约占甲骨存世总量的四分之一

本次展览分为四个单元:「重现的文明」、「神奇的文字」、「传奇的王国」和「探索的旅程」,从甲骨的发现为起点,通过甲骨实物展示、场景还原、考古发掘图片资料、学者们研究成果的集锦以及器物的展示,为参观者呈现甲骨文化发展史。

部分展品: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202张照片
49条评论
mm241119
原来国博这里存有最多的甲骨,这个展让人大开眼界🤩
sunnyfunnymoney
# 2023年第19展观展笔记 · 甲骨文的记忆 # 清光绪二十五年,一位一生研究金石文字的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在中药铺买来的药材龙骨里看到一些有细微刻痕的骨骸残片。他拿起来端详摩挲,那些刻痕 忽然隔着三四千年的历史,努力拥挤着说:“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后来的后来 罗振玉先生找到了那个名叫小屯的村子 ,董作宾先生从“贞”字开始 ,通过甲骨断代,王国维先生通过二重证据法 证明商朝的存在。在那个名为商的朝代 商人敬事鬼神 靠着占卜祈求神的旨意。那早已失传的 比周代石鼓还要早的古老文字被刻在龟甲 兽甲上。那些人类很谨慎地用双手 留下的刻痕里 有愿望 有祈求 也有感谢。《说文解字》里说“象形者,画成其物 随体诘诎” 。“甲”字 如种子破土 ,“乙”字如摇曳小苗,“癸”字如万物收敛,“乐”字如丝附木上。破译甲骨文 如同破译跨越时空的密码 那个三千年前的朝代~那些三千年前的人 跨越千年 终与我们“相见”。无论是展品内容 还是光影陈设 都生动有趣 是值得一看 不可多得的💯展览。观展指数🌟🌟🌟🌟🌟~ P.S. 找到了自己姓氏的甲骨文写法。虽然历经3000多年 但汉字结构依然没有变 真的太酷了!接下来 可以买票去看《封神》了🤳
香草拿铁🌟
比较全面的甲骨文展出和介绍
展馆里的其他展览
附近的展览
附近的展馆
© 2015 - 2025 i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