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遗址位于山西襄汾县,距今约4300年-3900年,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史前时期最大的城址,也是黄河流域目前可以确认进入早期文明社会的最早实证。陶寺遗址的年代、地理位置、文化内涵、规模等级、文明程度等,与史籍所载的「尧都」契合。
本次展览共陈列陶寺遗址出土的超过100件文物,通过「表里山河」「煌煌都邑」「礼制甫成」「文明承继」四个部分,揭示陶寺遗址的形成、发展及其对中华文明进程的深刻影响。并列展出的还包括一组良渚文化文物和图片,展现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文明的差异和联系。
本次展出的重要文物包括陶寺遗址第3072号墓出土的「蟠龙纹陶盘」,这件陶盘的直径达到40.7厘米,内壁施黑陶衣为地,以朱红彩绘制出一蟠龙纹。此类大型龙盘在整个陶寺遗址中仅发现了4件,应当是一种高规格的随葬品,「蟠龙」纹样为探索中华民族龙图腾的起源提供了线索。
蟠龙纹陶盘
另一件重点展品为陶寺遗址灰坑H3403发现的「朱书文字扁壶」,该壶出土时仅存部分残片,扁壶鼓凸面一侧可见一个朱书「文」字,另一面也有一组朱书文字符号。这一发现将汉字的成熟期至少推进至距今4000年前,对探明汉字起源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朱书文字扁壶
玉兽面
彩绘双耳罐
彩绘陶簋
牙壁
单把鬲
石厨刀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