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是一个收费的商业展览
本次展览由设计互联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合作举办,分6个部分展出超过150件书刊、画报、课本、历史照片、文本,追溯20世纪中国设计与审美教育的开端,介绍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设计历史和美育思想。
鸦片战争后,西方思想大量涌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引发了全新的「美育」启蒙。蔡元培等人提倡学习欧洲写实绘画,一度掀起留学欧美的热潮,早期学员回国后开办美术学校,直接改变了当时国内的美术教育。
《刘海粟油画》,商务印书馆,1933年
新文化运动的大潮里,学校渐兴,出版蓬勃,商务印书馆等一大批民营出版机构,开始了编写新课本的热潮。教科书的演进也从古代人物、农业社会、修身守性,渐进至现代文明、科学知识、公民意识。
在移风易俗、社会变迁、伦理观念革故鼎新的大众生活潮流中,各类新型艺术教育的勃兴,构成了新文化运动中最为绚丽的文化景观。艺术教育家们通过绘画、音乐等传达新文化的审美价值,美术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新青年》第2卷第1号,青年杂志社,1916年9月
用民主反对专制,用科学反对愚昧,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主题。它改变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引起了生活方式、审美思想和教育的全面革命。重视实用知识的传播,注重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成为新青年的价值观。
部分展品
《点石斋画报》内页
《时报十周年纪念》,徐咏青,1914年
《新课程标准适用小学国语读本》初级第七册
《近代工艺美术》,张光宇编,1932年
《美育》,吴梦非编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