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m top

晚清百态:19世纪的中国

排队时间  4分钟
93记录192想去

时间2023年5月18日 - 10月8日 10:00 - 17:00
周五延长至20:30
展馆大英博物馆
地址Great Russell St, London WC1B 3DG
展厅30号展厅
费用工作日全票:18英镑 周末全票:20英镑 16岁以下免费

这是英国迄今规模最大的中国晚清历史特展,主要围绕宫廷军事艺术日常生活以及全球交流5个主题,回顾19世纪中国发生的近代人物故事和历史事件,探讨中国晚清时期的社会百态以及坚韧且富有创造力的民族精神。

1796至1912年,大清王朝历经不断的民间起义和对外战争,最终在辛亥革命的炮火声中覆灭,宣告中国近两千年的封建王朝专制终结。动荡年代下的科技、文化和政治变革帮助孕育出中华民族非凡的创造力。

本次展览建立于英国艺术与人文研究委员会研究项目的基础之上,该项目历时4年,由大英博物馆伦敦大学牵头,与来自14个国家的逾100名学者进行合作。

展览将讲述中国晚清不同社会阶层和领域的人物故事,包括皇后、舞伶、官兵、文人、富商、外交官等,展出书画、服饰、报纸、家具、食物等各种物品。重要展品包括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赠予英国乔治五世和玛丽王后的景泰蓝花瓶、慈禧太后委托定制的缂丝长袍等。

部分展品

《李夫人(陆禧甫夫人)像》和《陆禧甫像》,约1876年,纸本设色,加拿大安大略省皇家博物馆藏



《旗人先祖画像》,加拿大安大略省皇家博物馆藏



慈禧太后孔雀牡丹纹氅衣,约1880-1908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折扇,1800-1840年



李鸿章像鼻烟壶,1900-1910年



《大清万年一统地理全图》,约1800年,大英图书馆藏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336张照片
14条评论
w1374640100
哎,都是历史啊!!!
朱雀Haruka
展览的标题是很好的引子,为什么说19世纪是中国被掩藏的世纪?参观的时候才意识到这个问题。我的感受是,因为19世纪的中国实在太过动荡和屈辱,以至于在常见的影视书籍或者吹牛闲谈里都时常被有意无意地回避了。人们讨论大唐盛世,宋朝开明,即便是清朝也总是17-18世纪的康雍乾,而19世纪,政治屈辱之外,百姓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文学与艺术有着怎样的发展,皇权和社会经历了哪些摇摆的变革,的确是鲜有耳闻。 分享一点展品 图1:大清万年一统地理全图,台湾岛的归属尚无争议; 图2:广东一对商人夫妇的肖像画,创作者有意采用了照相机的写实风格; 图3:慈禧,她垂帘听政,她也羡慕大英的维多利亚女王,她还推动了中国最早的宪政改革; 图4:圆明园抠下来的玉石; 图5:《南京条约》,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割香港岛; 图6:洪秀全的「龙袍」,身材有点矮小; 图7:康有为的顶戴花翎; 图8:科举废止之前的乡试考卷,要求不准用八股文程式; 图9:秋瑾——吾谓革命当自家庭始,所谓男女平权是也。
Lois不吃芒果
展览内容很丰富,策展人的女性视角很喜欢!整个展览叙事健全,展览不再是器物藏品的堆砌,策展团队讲故事一流,是很好的展览!
展馆里的其他展览
附近的展览
附近的展馆
© 2015 - 2025 i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