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又称「刻丝」或「克丝」,这种平纹织物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采用「通经断纬」的技法,先将纹样以墨线勾于经线面上,纬丝不贯通全幅,而是按图案、色彩分块,再逐块用数只小梭子挖织而成。
缂丝工艺目前最早见于汉代新疆地区出土的毛织物上。唐代首次出现缂丝织物,以实用性窄幅带饰为主,宋代缂丝工艺与书画艺术结合,逐渐由实用品向艺术品过渡。苏州在明清时期逐渐成为缂丝的产销中心,2006年「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次展览将陈列缂丝工艺美术师王金山(1939-2020)的多件缂丝作品,介绍苏州缂丝工艺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现状。王金山从17岁开始学习缂丝技艺,从业60多年间创造了诸多新技法、新品种,对中国缂丝工艺的发展繁荣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部分展品
仿 南宋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王金山
缂丝 宋徽宗《柳鸦芦雁图》手卷(局部),王金山
金地牡丹屏风,王金山
牡丹如意博古图,王金山
兰蝶,王金山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