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汇集岗上遗址最新的考古发现研究成果,遴选逾300件(套)陶器、玉器、骨器等文物展出,展现大汶口文化时期先民的生产生活,解读岗上遗址对研究黄河下游地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岗上遗址位于山东省滕州市陈岗村东,其中大汶口文化城址面积约40万平米,是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的大汶口时期文化遗址。2020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岗上遗址北部居址区和南部墓葬区进行了新一轮考古发掘,发现了丰富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存,为进一步研究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的聚落形态、社会组织状况、葬俗及礼制文化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考古发现,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岗上居民过着定居的生活,其居所为地面式建筑,面积多在25-35平方米之间。他们使用的器物以陶器为主,兼有玉、石、骨角器等。无论是陶器的批量化生产、轮制技术的普遍应用,还是高等级玉石骨角器的出现,都显示出了岗上遗址手工业的专业化发展程度。
鹿角斤形器,大汶口文化中期
此次发掘共发现12座墓葬,其中大型高等级墓葬发现有以钺为代表的玉石器、成套成组的陶礼器,以及陶鼓、鳄鱼骨板、鹿角斤形器、骨杖形器等礼器,表明大汶口文化丧葬活动中的器用制度已经基本完备,明确了海岱地区是礼制的重要起源地。
部分展品
玉镯,大汶口文化
陶鬶,大汶口文化中期
带盖陶鼎,大汶口文化中期
带盖镂孔豆,大汶口文化中期
陶鼓,大汶口文化中期
摇响器,大汶口文化晚期
龟甲器,大汶口文化中期
墙面雕刻装饰纹样,大汶口文化中期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