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m top

新加坡画家 Georgette Chen 回顾展

排队时间  0分钟
8记录4想去

时间2020年11月27日 - 2021年9月26日
10:00 - 19:00 提前30分钟停止入馆
展馆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地址1 Saint Andrew's Road, #01-01, Singapore 178957
费用Free(需入馆门票)

Georgette Chen(张荔英,1906-1993)是一位新加坡华裔艺术家,其父亲是国民党元老兼贸易商人张静江。她自幼跟随父亲在国外生活,先后在纽约、巴黎学习艺术,绘画风格受塞尚、梵高等艺术家的影响,擅长以后印象主义风格描绘中国以及中国人的生活。1930年,年仅24岁的 Georgette 第一次参加了巴黎秋季沙龙,获得了主流的认可。

Georgette 于1930年代回到中国,在经历了抗战的苦难后四处旅居。1954年,她定居新加坡后,受邀在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执教。在执教期间,Georgette 开始尝试创造一种能够充分展现东南亚特色的艺术风格,推动了新加坡南洋艺术风格的诞生。

本次展览是 Georgette Chen 逝世20年迄今首次大型回顾展,将展出她超过100幅绘画作品,包括《布列塔尼海岸》《自画像》《马来婚礼》《东海岸的小商贩》等,部分作品为首次公开展出。展品中亦包含她的日记、相片等档案资料。

《东海岸的商贩》是 Georgette 的代表作品之一,这幅画作完成于1960年,描绘了她前往马来西亚东海岸旅行时看到的一位女商贩和她的两个孩子。她在画面中以鲜艳的色彩展现当地传统蜡染服饰,以此突出该地区的民俗特色与物质文化。

《东海岸的商贩》(East Coast Vendor),Georgette Chen,1960年



部分展出作品

《布列塔尼海岸》(Coast of Brittany),Georgette Chen,1930年



《马来婚礼》(Malay Wedding),Georgette Chen,1962年



《鲁哈尼肖像画》(Rohani),Georgette Chen,1963年



「Georgette 日记」,1935年8月11日-8月14日

日记中记录了 Georgette 在法国小镇 Aix-en-Provence 的一次写生之旅,她描绘了乡村景色,参观了当地教堂的挂毯和绘画收藏。



Georgette 与她的画作《苏州桥》合影,1949年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21张照片
4条评论
落木柔
画家出身名门 是名副其实的名媛 受过完整的西式教育 一生辗转多地 在最动荡不安的年代里 用艺术创作治愈战争带来的创痛(画家夫妻在被拘禁期间画家丈夫病逝)她对祖国 对南洋 对法国 都有着真挚的情感投入 她是浙江人 她笔下的瓷器 我有理由相信那应该是温润如玉的龙泉青瓷 她笔下的法国小镇 仿佛近百年来没有变化 展览线索很清楚 能够清楚地展现画家不同阶段的风格 导览真的太走心 大部分作品都有背景介绍和导言 最喜欢的还是她的风景和静物 感觉她是擅长静物多过肖像画的 能用作品留下时代记忆和自己的故事 也是令人羡慕了
elenawww
好看!而且Gallery自带的app有语音讲解!
落木柔
还是很羡慕张荔英的人生。出身名门,拥有极好的家庭经济基础,接受良好的中西方教育,三大洲中法美的游历,年轻成名就办画展,遇到了自己的挚爱,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地方终老,培养了一代本地画家桃李满园,获得最高文化勋章。说起来都是高光时刻。她的人生所有重大决定都是自己做的,无论是进私立学校,投身艺术,还是与年长自己三十岁的陈友仁成婚,孀居和再婚后依然冠陈姓签名,再到果断结束不适合自己的第二次婚姻,迁居南洋投身教育,都是她无畏又决断的选择。 可是她的人生真的完美吗,也不是。小时候目睹母亲遭遇意外离世,之后父亲再婚,一个姐姐的婚姻不顺遂,本来立志不婚却阴差阳错遇到了自己倾慕的对象,选择不被父亲祝福的婚姻,捱过了阻力和压力,这段感情没有败给柴米油盐而是终结于生离死别。战争时侵略者的监视和控制,严重损害了陈友仁的健康,那时的张荔英应该是心疼又无助吧。可是即使在逆境里,她还是坚持作画,办展览。之后漫长孤独的人生里她用打字机打出了很多很多书信,给她的世界各地的亲朋好友,但是最懂她的人已经不在了。第二次婚姻的尝试,在她看来是“a sorry but testing lesson to take”,缘起缘尽,坦荡利索,但个中甘苦也只有她自己知道了。初到南洋,经济不济,还需要弟弟接济,直到多年后才好转。去国离乡,她会想家吗?应该会吧,不然为什么她会那么珍爱北京、苏州的风景画。 所以人生如寄。有些事情知道怎么回事就很好了,不必拥有。
展馆里的其他展览
附近的展览
附近的展馆
© 2015 - 2025 i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