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是欧洲的艺术和文化之都,当地的自由氛围让各种思潮得以酝酿,自20世纪始,那里也是一代代中国画家磨砺画艺的第二故乡。「巴黎‧丹青:二十世纪中国画家展」即是对这段历史的回顾。
展览展出了约100件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赴法画家(徐悲鸿、林风眠、潘玉良、常玉、庞薰琹、赵无极、朱德群和吴冠中等)的作品,展品除了香港艺术馆本馆的收藏外,还包括来自巴黎赛努奇博物馆等法国收藏机构的藏品,涵盖油画、国画、速写、版画、雕塑等多种艺术样式。
1915年,时任民国首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在巴黎组织了「勤工俭学会」,以「勤于作工,俭以求学」为目的,号召青年去法国半工半读。1919年3月至1920年底,先后有17批共超过1600人赴法,包括林风眠、徐悲鸿、潘玉良、常玉等画家。巴黎的艺术气氛让赴法的中国画家们得以观摩大博物馆并追随名师学习西方的绘画技巧和理念。
1924年,中国大革命运动兴起,画家们陆续回国,并多数选择教育工作。他们引进新兴的美术思潮、推动油画发展和国画改革,在国内兴办了多所美术学校,对20世纪的中国画坛具有重要影响。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