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m top

化作通变:第七届广州三年展

排队时间  2分钟
70记录189想去

时间2023年1月10日 - 4月10日 9:00 - 17:00
提前30分钟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展馆广东美术馆
地址白鹅潭馆区: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之一 二沙岛馆区: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费用Free(需预约)

第七届广州三年展的主题为「化作通变」,取自中国古典哲学《庄子·天道》中的「万物化作,萌区有状」和《文心雕龙》中的「变则其久,通则不乏」。「化作」指向当前世界演化时事物与现象的化育生成,而「通变」有着双重含义,一是指对变化之理的认知、对处变情境的量度,二是指变化本身的状态。

本届广州三年展分为文献展和主题展,文献展以「通变」为关键词,旨在系统梳理自1977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脉络。主题展则邀请超过50位(组)国内外艺术家及团体参展,试图以艺术为切入点,反映快速变化的当代景观,思索如何应对变化,并构想未来可能发生的转变。

主题展分为四大板块,「边缘」板块展开了对中国当代艺术样本的另一种书写,不再集中于对标志性文化符号的梳理与呈现,试图寻找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被忽略或散落的碎片化的文化记忆。「内生」板块则反思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性」的变化与发展。

「慢板」板块中,艺术实践转向了对本体价值的重新思考。在这一板块中,慢艺术尝试给出一种应变的可能,它回归到材料的本体语言,回归到创作与手做的经典关系,重新思考创作的意义。「触屏」板块尝试讨论当科技深刻地嵌入并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未来如何在人与自然、人与技术、物质与非物质间变化的伦理中自处与相处。

部分展品

《跟连续有关的线索》,范西,2022年



《Dikhen Dural》,马乌戈扎塔·米尔加·塔斯(波兰),2022年



《十示 2022-15》,丁乙,2022年



《连续动作塑造的空间形态——循环》,缪晓春,2022年



《迹象》,刘建华,2011年



《手、听》,加里·希尔(美国),1995-1996年



《楼宇-1》,黄一山,2012年



《云中花园·24个瞬间》,隋建国,2022年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367张照片
21条评论
movi1004
📸
rayssa
只能说这是疫情之后的一种健康回归吧。值得赞赏的也只有“回归”本身而已,作品比较尴尬,说明更尴尬,但是最尴尬的是,要躲开网红们拍照的背景和镜头。 另外,当代艺术的意义,自说自话也就算了,形式上精致一点机巧一点,尽量多显示点智慧,很难吗?就这一堆金元宝,也算个作品?
maiyaaaa
有空可以去看看
展馆里的其他展览
附近的展览
附近的展馆
© 2015 - 2024 i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