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共汇集超过400件(套)文物,超过三分之二为首次公开展出。展览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及文献研究基础上还原「南海I号」的航行轨迹,再现南宋时期海洋活动的繁荣景象,阐释唐宋以来广东陶瓷器在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南海I号」是一艘南宋古沉船,1987年发现于广东阳江市海陵岛附近海区,2007年整体打捞后转移至阳江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迄今南海I号共发掘出水文物超过18万件,其中瓷器约有16万件(套),还有诸多铁器、漆器、玻璃器和钱币等,创下全国单个考古项目发掘数量之最。
近年来,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佛山奇石窑和文头岭窑出土了一批酱釉罐,在器型、釉质釉色、胎质胎色、印文印花和制作技法上都与「南海I号」出水的酱釉罐高度相似。最新研究证实「南海I号」部分酱釉罐产自佛山南海诸窑,明确了「南海I号」到过广州并且最后从广州离岸。
花卉绶带纹「德」字酱釉四耳罐,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
本次展览正是依托这一研究成果展开,根据船上出水文物重构了「南海I号」的航行路径:杭州→泉州→广州。展览将依次陈列来自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福建德化窑和广东奇石窑等窑口的瓷器,探索瓷器生产-消费-出口贸易的路径,再现海上陶瓷之路的贸易历史图景。
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逐渐形成了以广州港为中心,香港、澳门等地为中转的多层次贸易港口体系。展览还将呈现出土自香港九龙圣山遗址、香港大屿山竹篙湾遗址、澳门圣保禄学院遗址的文物,立体展示海上丝绸之路在大湾区留下的足迹。
展览现场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