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m top

别处/此在:第三届海外华人艺术抽样展

排队时间  4分钟
45记录113想去

时间2018年9月15日 - 11月15日 9:30 - 17:00
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9月22至24日正常开放,25日闭馆
展馆何香凝美术馆
地址深圳南山区深南大道9013号华侨城
展厅4-8号展厅
费用Free

本次展览将展出18位海外华人艺术家雕塑、装置、摄影作品等,同时聚焦他们的身份和创作问题,对艺术家的学习经历、生存状态、创作脉络等进行调查和研究,形成「华人身份与艺术形态抽样调查」的重要文本,在展览中一并呈现。

展览第一部分为「隐匿的记忆」:主要取样1950至1950年代出生于中国,1980年代移居海外的艺术家,他们关注文化记忆与文化生活、社会现实与国际遭遇、历史与边界等问题,并在国际艺术届取得较大影响。

《屈服》,萧桐,丙烯木结构,2012年



第二部分为「杂驳的情怀」:这个版块关注较早定居海外的第二代华人艺术家,他们大多从小就生活于「别处」,在海外与家庭文化的双重背景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认知与艺术表达系统。

《画地为牢》,林辉华,装置,尺寸可变,2017年



第三部分为「狂欢的游走」:这些1980年代出生的年轻艺术家,有着丰富的海外学习经历,并在当地生活、工作和创作。他们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更加自由地使用各种媒介、技术,以及不同地域与领域的文化符号进行创作。

《隐私对撞机》,梁智鹏,互动装置,2015年



参展艺术家包括王克平(法国)、萧桐(美国)、蔡元(英国)、任戎(德国)、宋陵(澳大利亚)、奚建军(英国)、刘博智(加拿大)、林辉华(马来西亚/意大利)、李典宇(英国)、邓绮玲(荷兰)、谭嘉文(加拿大)、梁智鹏(德国)等。

其他展品

《鸟 no.4-17》,王克平,木雕,2015年



《中华会馆地下室义坟》,刘博智,摄影,2015年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125张照片
16条评论
nooooora
会稍微有点难理解,应该是我不懂艺术 影像偏多
samfloren
海外华人同其他少数(弱势)群体一样,在被多数派的同化过程中,往往会更深刻的感受到自我的独特性,由此又不可避免的会经历自我异化到自我和解的过程,既不属于海外原住群体,又不身处中国文化本土,造就了他们旁观者视角的自我认知,冷静而又独特。从第一代人迎合海外文化却无法摆脱中华烙印,到第二代海外华人对西方文化中中国刻板印象的反讽,再到第三代人从对海外华人群体自我认知的反思推及女性的自我认知,少数群体中有了更少数的群体,在巴西甚至出现了非中国面孔的海外华人,海外华人到底是怎样的呢,中国人倒底是怎样的呢,我们又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来自何处,又将去向哪里,多少几代人都无法说清,但此时会变为彼刻,别处也会成为此在。
SherlFang
喜欢刘博智的作品 也是第一次看到理工科出身的艺术家的作品 作为一个工科女来看 角度很有意思
附近的展览
附近的展馆
© 2015 - 2024 i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