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聚焦古典时期的玛雅文明(公元250-900年),呈现来自墨西哥4家博物馆的209件(套)文物,涵盖陶器、石刻、玉器、塑像、壁画、建筑构件等多种类型。
展览以玛雅文明「世界之树」的概念为切入点,通过「神祇之境」「尘世舞台」「彼岸之谛」三个单元,全方位解读玛雅古典时期的宗教信仰、政治结构和生死观念。
玛雅文明是美洲最具代表性的古代文明之一,约公元前2000年起源于美洲中部。公元250年至900年被称为玛雅文明的古典时代,是其政治、艺术、建筑和天文学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建立了数十座繁荣的城邦。
在玛雅神话与宇宙观中,「世界之树」是宇宙结构的中心支柱,是连接天界、人间与冥界三重世界的圣树。它的根扎入地下世界,树干代表人间,而树冠直达天界诸神的领域。
部分展品:
美洲豹型旗座,后古典时期(900-1521年),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藏
彩绘象征性图案陶盘,古典时期(200-900年),尤卡坦地区人类学博物馆藏
猴形陶盆,古典晚期(600-900年),卡洛斯·裴里瑟·卡马拉人类学博物馆藏
饰有祭司与鸟类的彩绘陶盘,古典晚期(600-900年),安帕罗博物馆藏
建筑构件,古典晚期(600-900年),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藏
「阿特兰特」人像柱,古典晚期(600-900年),卡洛斯·裴里瑟·卡马拉人类学博物馆藏
象形文字石板,古典晚期(600-900年),安帕罗博物馆藏
人物纹彩绘陶杯,古典晚期(600-900年),卡洛斯·裴里瑟·卡马拉人类学博物馆藏
人形玉面具(复制品),墨西哥国家文物局(坎佩切中心)藏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