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清日两国爆发甲午战争,这场战事的结果,使得台湾在1895年被清国割让给日本。
面临将被日本统治的台湾人,发起了1895年「乙未抗日之役」。这场战役可说是台湾历史上罕见且大规模的战事,对于当时的台湾人而言,是数百年未有之变局,台湾岛上每个人都受到这前所未有的变局所影响。
台湾乙未之役对不同人代表着迥然不同的意义:
对于清国官吏而言,是希望能用一切方式将台湾保留在清国领土下的战争;对于日本而言,甲午战争跟乙未战役是确立日本民族主义的骄傲;对于台湾而言,地方人士为了保卫乡土起而抗日,战争的过程使得台湾的知识份子忍不住心中的激动,而纷纷留下历史纪录;对于台湾绅商而言,日本相较于清国是可预测的近代国家,也象征着另一种更接近稳定的生活;对于一般的台湾人而言,战争带来更多的是苦难的历史经验。
2015年是台湾乙未之役120周年,本展将带领观众回到巨变的一八九五年,跟随时代巨轮转动的轨迹,重新走过这个动荡的年代,见证不同时空背景及立场的人们,是如何看待这场战争。
清朝末代台湾巡抚、「台湾民主国」首任总统唐景崧
展览分为「甲午战争到割台前夕」、「乙未抗日」、「人人争说乙未事」及「再现1895」4个单元。
「甲午战争到割台前夕」单元中,展出得到新领地的日本,发行的一系列与台湾主题相关的各式出版品,这些资料混杂了想像与实际的调查资料,也为观众开启一扇得以窥视十九世纪末台湾景象的窗口。
「乙未抗日」单元,则透过《马关条约》后成立的「台湾民主国」国旗、邮票、官银票及反抗军书信、名册等物件,记录选择保卫家园奋勇抗日的台湾人,而保良局成立的相关文件,记录着为了社会安定,选择与日本合作的台湾人。
「台湾民主国」独虎图邮票,19世纪末
「人人争说乙未事」单元,透过日本、清国、台湾人及西洋人4个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展现迥然不同的观点。
「再现1895」单元,则介绍尝试再现1895这场战事的各种作品,相较于一般历史书写,这些作品提供了更多官方史料以外,台湾人的想法。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