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山水画中,山川的恢弘气势往往成为视觉焦点,但那些轮廓简略、比例微小的点景人物却是赋予画作灵魂的关键:既不是独立主角,亦非纯粹附属,而是画家立意的载体与点睛之笔,将山水画「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理想意境具体呈现。
这些点景人物以各种姿态穿梭于山石林泉之间,与自然对话,为画面注入活力与内涵。他们绝非随意点缀,实为画家的化身与代言人,承载着其逸兴与哲思。
本次展览遴选至乐楼藏品,聚焦中国绘画中的点景人物,探讨他们的身份、故事与文化意涵,从隐逸情怀到尘世讽喻,讲述这些小人物如何成为山水画中的精神主角。
部分展品
《药草山房图》,文嘉、钱壳、朱朗,1540年
《秋林独眺图》,文徵明,约1510年
《渔父图》,查士标,1684年
《采芝图》,陆治
《征鸿图》,王翚,1692年
《钓罢归来图》,龚贤,1672年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