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由湖南省博物馆策划,联合长沙大观文化馆共同呈现,将展出超过60件明清以来的人物画及相关展品,再现明清时期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图式,让参观者了解人物画被赋予的社会意义,以及它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国早期绘画中,人物画因其特殊的叙事性在绘画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宋元时期,山水画与花鸟画成为主流,人物画逐渐被边缘化。明清时期,随着士人阶层的壮大,家族生活与信仰的表达需求不断增长,表现昭穆有序的祖宗画、内外和谐的行乐图、人神共享的吉庆画开始流行。
本展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展示「祖宗画」,这类画作不仅有一代人的「形影」,也有几代人的「宗图」,还有整幅牌位图。明清时期的绘制方式先以淡墨勾勒面部轮廓,再以淡彩推进,最后进行局部精细渲染。至清代晚期,这类画作不仅描绘人物,也会加上山水画屏、童子侍女等。
程文德题文林郎案山公夫妇像,纸本设色,明中期,大观文化馆藏
第二部分主要展示「行乐图」,这类画作反映世俗家居享乐生活的场景,由单纯的文人聚会图延伸至各色人等参与的大型聚会,布局画面的道具与题跋也和画中人的身份气质密切相联。
夫妇行乐图,纸本设色,1869年,大观文化馆藏
第三部分展示「风俗人物和道释神仙画」,明清以来,风俗人物和道释神仙画内容变得更加世俗与多样化,增加了节庆、赐福、贺寿等不常见的题材,反映了民众的泛神信仰,以及对人生美好、家国兴旺的祝福与情感寄托。
东八神将图、西八神将图,纸本设色,明末清初,大观文化馆藏
三品文官像,绢本设色,明,大观文化馆藏
婚庆图,绢本设色,清中晚期,大观文化馆藏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