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聚焦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两种乐器——「编钟」和「古琴」,共汇集长江沿线5家博物馆的57件(套)藏品,结合古琴原音欣赏、文物三维展示等项目,尝试解读编钟与古琴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重点展品介绍:
「楚季」铜钟,西周,宜昌博物馆藏
这件铜钟发现于宜昌万福垴遗址,铜钟钲部刻有铭文:「楚季宝钟,厥孙乃献于公,公其万年受厥福」。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带有「楚季」铭文的西周楚国宝钟,为早期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楚季」铜钟拓片
擂鼓墩2号墓编钟,战国,随州市博物馆藏
这组编钟出土于曾侯乙墓西侧,共有36件。根据编钟的音高分析,这组编钟恰好填补了曾侯乙编钟的高音区,并使曾侯乙编钟的音域从五个8度扩展到6个8度。因此被称为曾侯乙编钟的「姊妹钟」。
曾侯乙素漆十弦琴,战国,湖北省博物馆藏
这是目前考古发掘所见到的最早的「琴」类乐器实物。此琴通体涂布厚黑漆,全长67厘米,除了弦数不同之外,其「半箱式」音箱也与唐、宋琴的合体「全箱式」有异,从中可以窥见古琴形制的发展历史。
松石间意琴,北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这是是目前所见题刻数量最多的古琴,连琴名共有文字题刻十二则,印款一枚,落款者多为历代著名文人,包括苏东坡、唐伯虎、祝允明、文徵明、沈周、石渠等。
小田溪编钟,战国,四川博物院藏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