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由中国港口博物馆和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合作举办,将展出233件/套展品,包括铜鎏金佛像冠、铁鋄金满文护臂甲等,呈现蒙古和喜马拉雅地区从17世纪至20世纪的工艺发展水准。
蒙古和喜马拉雅地区的交流始于13世纪中期,至20世纪以前西藏人和蒙古人共同构建了「西藏佛教社会」,西藏喇嘛担任佛教法师和精神导师,蒙古弟子是物质供养人和保护者,形成彼此互补共存的关系。
本次展出的展品体现了蒙古和喜马拉雅两地饰物的共同特征,包括对金、银、绿松石、珊瑚的崇尚,对头部、颈部、腰部装饰的特别关注,以及累丝、镶嵌等细金工艺的普遍使用。同时喜马拉雅地区工艺品也体现了藏传佛教和印度教元素等个性特征。
部分展品
铜鎏金佛像冠,尼泊尔,17世纪
铁鋄(wàn)金满文护臂甲,汉地或西藏,18-19世纪
铜鎏金大象一对,西藏,18世纪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