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注意 10 天内闭馆时间
2020年11月2日至2021年5月闭展升级
汉代巴蜀地区出土的雕塑类文物艺术品,秉承本地区传统,展现出独特而浓郁的生活气息,在中国汉代雕塑艺术中独树一帜。
「汉代雕塑艺术展」位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新馆三层,展示面积约500平方米。展览共分五个部分:「序厅」、「石阙厅」、「陶塑厅」、「画像砖厅」、「画像石厅」。内容涉及巴蜀地区汉代画像砖、画像石、石阙、陶塑以及少数石雕、青铜雕塑等文物艺术品。陈列文物以重庆市博物馆珍藏的以上诸类文物艺术品及拓片,以及三峡重庆库区出土的若干文物珍品为主体。
「石阙厅」

阙,指古代城门、宫殿、宅第、祠庙前的门楼,既可登高望远,又可作为装饰。墓前石阙是对墓主身前功名尊容的彰显,同时也是天上、神灵、死者灵魂进出的「神道」、「天门」。
巴蜀地区为我国古代石阙建筑遗存最丰富的地区,其造型风格或雄伟庄严或孤高挺拔,融题材多样的精美雕刻,展示出巴蜀石阙建筑艺术的独特风貌。
「陶塑厅」

陶塑是汉代墓穴中最常见的殉葬品,这些雕塑模仿人们生前的生活,人物像有执帚、执镜、哺乳、掖衣、说唱、歌舞或劳作之姿态,用具有房屋、栏圈、田园等模型。
巴蜀地区的陶塑尤为生动传神,代表了汉代陶塑艺术的最高成就。这部分展览中的最著名的展品是东汉时期的说唱俑,展现了2000年前的民间艺人形象。
「画像砖厅」

中国汉代画像砖,北方以河南地区空心印模砖及实心砖为代表,南方则以巴蜀地区雕版脱模实心砖为代表。后者在现实题材的开拓,艺术构图法则,以及审美意趣等方面更新颖而具特色。如播种、收割、舂米、酿酒、盐井、采莲、放笺、市井等系列画面,在神灵祥瑞弥漫的汉画世界中,更有一种清新、自然、淳朴的韵味。
「画像石厅」

巴蜀地区墓葬画像石的基本载体,有石室墓、砖石墓、崖墓,以及置于墓室内的石棺等,尤以崖墓画像和石棺画像独具地域特色。
本区域画像石题材主要有舞乐杂技宴饮、车马出行、门阙宅第亭楼、伏羲、女娲、西王母、仙人、四灵等。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