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相同或相似的物品,乍一看似乎没有意义,但细究可能是为了祈愿,人们以数量之多来表达信念之深,或者是为了彰显华丽、炫示富足,人们收集了大量同类物品。成套的物品背后,隐藏着人的种种动机与愿望。
本次展览从藤田美术馆馆藏中遴选数量众多且成套的作品,包括387卷的《大般若经》、33幅一组的佛画挂轴、10枚同一系列的锈绘方盘等,邀请参观者品味数量堆砌出的艺术妙趣与丰富内涵。
部分展出作品
《大般若经》(药师寺经),日本奈良时代(8世纪),日本国宝
这是奈良时代抄写的《大般若经》的一部分卷轴,其特色在于以淡墨划分界线,再以浓墨豪放地书写大字。卷首题名处两处朱印「药师寺印」,表明其原藏于药师寺。这一版本的《大般若经》原有600卷,现存约480卷,其中387卷收藏在藤田美术馆。

锈绘方盘,尾形光琳画、尾形乾山作,日本江户时代(18世纪),日本重要文化财产
这是尾形光琳与尾形乾山兄弟合作制作的四角形盘,在白釉底上用含氧化铁的颜料勾画纹样,再覆盖透明釉烧制,盘面意境宛如水墨画般雅致。原为20枚一套,现存10枚。
金铜密教法具,日本室町时代(14世纪)
蝾螺形带盖容器,了入,日本江户时代(18世纪)
勾玉
刀镡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