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汇集1990年以来广东省11项「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及省内重要遗址的361件(套)文物,按时间线索,分为「岭南祖地」「文明进程」「融合之路」「潮舶千年」四个部分,串联起岭南从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历史脉络。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始于1990年,迄今广东省入选「全国十大」的考古发掘项目共11项,涵盖10处遗址,年代横跨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明代中晚期;遗址类型包含洞穴、沙丘、贝丘、墓地、宫苑、沉船等;作业方式既有陆地考古,也有水下考古。
这些考古发现记录了石器时代岭南大地上的狩猎与农耕,讲述了商周及秦汉岭南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展现了以宋、明时期为代表的海贸与繁华,串联起一部山海交融、兼容并蓄的岭南文明发展史。
重点展品包括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出土的手斧、英德青塘遗址出土的早期陶片、深圳咸头岭遗址出土的石拍、高明古椰贝丘遗址出土的双肩石锛、「南海I号」南宋沉船出水的印花双耳罐及金链等。
部分展品
手斧,旧石器时代早期,郁南磨刀山遗址出土
鹿角、鹿牙等,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英德青塘遗址出土
泥质陶圈足盘,新石器时代,深圳咸头岭遗址出土
碳化稻,新石器时代晚期,广州黄埔陂头岭遗址出土
玉钺,新石器时代晚期,英德岩山寨遗址出土
青铜甬钟,西周中晚期,博罗横岭山先秦墓地出土
绿釉陶罐,五代南汉国,南汉德陵遗址出土
金链,南宋,「南海I号」沉船出水
展览现场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