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时代初期(明末清初),东渡日本的黄檗宗僧侣及商人将中国南方的饮茶习俗带到日本,促使日本人开始饮用「煎茶」。其后,「卖茶翁」高游外(1675-1763)进一步推动了「煎茶」的发展,他原是一位黄檗宗僧侣,还俗后挑着茶具在京都四处游历,一边卖茶一边宣扬禅宗精神。京都与大阪的文人们深受卖茶翁禅者风姿与新式茶道的影响,认为「煎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精神升华的工具。
最初煎茶并无明确的样式或作法,但随着其普及,逐渐形成了在泡法与器具上具有规范与法则的体系,即「煎茶道」。由于卖茶翁的活动中心在京都,人们常误以为煎茶道的源流在京都,但事实上,真正将文人间流行的煎茶确立为名副其实的「煎茶道」——一种艺术之道,并成为一派宗匠(家元)的,是大阪花月庵流的创立者田中鹤翁(1782–1848)。
本次展览将通过煎茶器具和书画,从卖茶翁到花月庵流,追溯煎茶道文化的起源及其传播。重要展品包括伊藤若冲的《卖茶翁高游外像》、山本梅逸《田中鹤翁像》、铭「花月庵茶寮置 聋米造」白瓷水注,以及先后由卖茶翁、田中鹤翁所用的茶旗「清风」。
部分展品
《卖茶翁高游外像》(局部),伊藤所冲笔、大典禅师题
《田中鹤翁像》,山本梅逸笔、璞严禅师题
茶旗「清风」,大典禅师、桂州禅师笔,卖茶翁所持、田中鹤翁所用
都篮《泉石良友》 ,北川淡泊斋作、百拙禅师笔,卖茶翁所持
《卖茶翁茶具图》,木村蒹葭堂笔
白瓷水注,铭「花月庵茶寮置 聋米造」,青木木米作,田中鹤翁所用
白泥凉炉、炉台,铭「无肠清玩」,初代清水六兵卫作,田中鹤翁所用
彩绘罗汉图急须,铭「为花月庵茶伯 周平造」,初代尾形周平作,田中鹤翁所用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