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绳契刻的古朴记忆到筹算的智慧启蒙,从珠算的精妙绝伦再到各类机械计算机的科技曙光,算具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算学文化乃至数学历史的缩影。
算盘作为中国传统算术的革命性发明,伴随国人经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本次展览汇集北京、深圳、合肥、南通等多地单位和私人收藏的算盘及其他类型的古代计算相关文物共计236件,分为「深圳的数字」「由数及算」「珠响铿锵」「神机妙算」「数字的深圳」5个部分,以中国算学发展为脉络,向观众较为全面地展示中国算学文化。
展览将介绍古人对数和计算的认识,追溯历史上筹算和珠算的萌发与发展,回顾近现代计算工具的演变,以及现代电子计算机到量子计算的发展历程。
现场将展出馆藏一级文物「东汉九九乘法口诀砖」,探寻历史时期深圳地区民间生活使用运算的文化渊源,亦将陈列诞生于深圳的中国首枚自主研发并实现海外交付的超导量子芯片,展现深圳作为中国算力标杆城市的最新发展成果。
部分展品
「九九乘法口诀」刻文陶砖,东汉,深圳南头红花园出土,深圳博物馆藏
南美印加部落的「基普」,约公元15世纪,合肥子木园博物馆藏
二五鼓珠13档镶螺钿木算盘,款识年代:清代
英国纳皮尔算筹,约1650年,合肥子木园博物馆藏
少微C20 20比特超导量子芯片,2023年,深圳量旋科技有限公司藏
展览现场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