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将展出超过20位青年建筑师、规划师与艺术家团队的作品,以装置、图像、模型与影像等多种媒介形式探索基础设施与景观空间两者间的共生关系,以及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设计学等学科分支在「基础建设」领域的共享实践与跨学科碰撞。
人们对「基础设施」的了解往往交织在时代变革的体验中,现代化进程的开始标志着基础设施逐渐脱离原本的专属服务功能,转变成一种超越领域和边界的复合式机制。通过与景观的多维整合,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人工地形,从而决定了社会空间的舒适度、流通性与可达性。
展览的意义在于:理解空间实践者切入「基础设施」与「景观」的共生性问题的方式,并以全球化发展及人类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反思「基础设施」改变以及构成地景、地形与建成环境的过程。
穹顶树屋@树蛙部落系列,低技术实验室,2017-2018年,数码输出,尺寸可变,作品由低技术实验室提供
低技术实验室在建造过程中向当地传统⼯匠学习,开发⼀种标准化低成本的建造技术,重新定义基础设施,探索⼀种先锋的现代⽣活⽅式。
利维坦,王子耕,2017年,绘画,作品和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这是一个由代工工厂巨轮构成的城市;一个被遗弃的工业坟墓;一个利维坦的残骸。作品以船作为全球化的空间隐喻,描述了一个在全球化背景下不能自我供给,依靠巨型基础设施进行生存权交易的乌托邦的失效。
后工业时代H2O主题乐园,中央美院建筑学院A9 工作室,2017年,综合媒材(数字图像、模型),作品和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它是一个巨大的「吸收的装置」:吸收城市各处的冰雪作为在地的材料进入再生产系统,最终反馈区域生态。
凑合现代化:近代中国建筑现代化过程中的山寨现象(北京/晋江近现代建筑),清华同衡遗产中心+ 晋江市博物馆,2018年,作品和图片由清华同衡遗产中心提供
北京的「洋风建筑」是民间模仿宫廷消遣用的景观建筑而造;沿海地区的「番仔楼」则是「下南洋」归侨对殖民地生活方式的观察和再现。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