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这是一个收费较高的商业展览。
本次展览首次在中国大规模呈现蓬皮杜中心建筑类馆藏,甄选1948至2020年间落成的75个巴黎建筑项目,陈列近120件建筑模型、图纸、文献以及影像,勾勒出巴黎城市规划的不同时期,追溯20世纪下半叶以来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演变历程。
展览通过十个篇章回顾巴黎七十年建筑史,按时间顺序引领参观者「游览」各类办公、住宅、商业项目、公共文化建筑,重温戴高乐机场等大型公共建筑的构建过程,呈现奥斯卡·尼迈耶、弗兰克·盖里、安藤忠雄、伦佐·皮亚诺等代表建筑师的现代城市图景构想。
巴黎爱乐音乐厅,让·努维尔,2006-2015年
除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著名地标外,展览还特别介绍了部分鲜为人知的建筑作品,以及曾经颇有争议但最终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的案例,帮助参观者辩证地看待巴黎城市的变迁与沿革。
上海与巴黎在城市历史文脉、地缘文化、城市精神和价值观、社会生态等方面息息相通。策展方希望在跨国界、跨文化的语境下,通过「巴黎」案例呼应上海乃至中国本土的城市更新与建筑建设图景。
克鲁勒巴尔博大楼,爱德华·阿尔贝,1957-1960年
夏尔·戴高乐机场2号航站楼,保罗·安德鲁,1969-2003年
法国经济和财政部,保罗·舍梅托夫以及博尔哈·维夫多罗,1982-1988年
美国文化中心(现为法国电影资料馆),弗兰克·欧文·盖里,1988-1993年
法国国家图书馆,多米尼克·佩罗,1989-1995年
杰罗姆·塞杜-百代基金会,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2006-2014年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