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将集中呈现20世纪上半叶的113件/套作品,创作者是以徐悲鸿为代表的34位近现代艺术家。展览分为「文源同道」和「学派传承」两个板块,呈现徐悲鸿及其所处时代的美术发展状态,梳理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脉络。
20世纪上半叶,以徐悲鸿为代表的艺术家,包括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陈师曾、傅抱石、李可染、蒋兆和、吴作人、冯法祀、韦启美等,在中西艺术的交流和碰撞中求新求变,创作出大批引起时代新风的作品,促进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
徐悲鸿学派的美术教学体系自1949年开始成为全国美术教育的标杆,影响力延续至今。山东大学美术学院、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齐鲁师范学院美术系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使用或参考了中央美院的素描教学体系,以徐悲鸿及同时代艺术家作为模仿和学习的对象。
部分展出作品
《马》,徐悲鸿,纸本墨笔,1947年
《菊酒延年》,齐白石,纸本设色,1948年
《榭树双猿》,张大千,纸本设色,20世纪
《海湾》,艾中信,木板油彩,1956年
《蒙藏女子歌舞》,孙宗慰,布面油彩,1942年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